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卡尔加里信息中心论坛 (http://www.calgarychinese.ca/bbs/cgi-bin/leoboard.cgi)
-- (http://www.calgarychinese.ca/bbs/cgi-bin/forums.cgi?forum=3)
--- 合作开发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等许多国家旧城市更新改造的巨大市场 (http://www.calgarychinese.ca/bbs/cgi-bin/forums.cgi?forum=3&topic=830)


-- 作者: lujianheng
-- 发布时间: 2007/03/03 07:30am

加拿大华人朋友们: 你们好! 我们将如下高科技创新发明专利发给你们,望我们合作开发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等许多国家旧城市更新改造的巨大市场(有关资料在附件中)
未来世界各国城市改造和发展的一条新途径“空间建筑.空间房产开发”                 解决城市房产价高的有效措施
(城市旧建筑--旧住宅小区更新改造: 节省千亿投资、护环境、保护耕地、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建设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证书
建设部《技术公告》首批推广应用技术
建设部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发明专利技术
建设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http://www.ushuaren.net/space/?18 http://lujianheng.asiadcp.net  www.17go5.com/esite/jzzl                        世界首创美国、中国、英国高科技发明专利        

城市在不断的扩大,城市人口住房难或无住房,已经是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目前,全世界住房条件日益恶化,约10多亿人无住房。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为40亿,到2000年以后,将增加到60亿。届时,无住房人数也将随之成倍增长。人类近30年来建造的房屋,满足不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而急待需要重新整修。但是,这对缺少资金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对较富裕和发达的国家来说,数以万计旧建筑物的拆除重新新建,又带来了建筑废渣对城市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占去大量耕地的严重后果。因而,一个十分现实又严重的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摆在世界各国首脑的面前。
人类发展的历史,多少年来都建立在拆除使用几十年的旧建筑重新新建的基础上。拆除旧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在过去的年代中,人口少,土地多的情况下,并不显得严重,而在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中,需要解决数以万计的旧建筑物大拆大建,对全世界所有城市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就显得十分严重了,许多国家在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中,就有专门对旧建筑废渣处理的立法措施。总之,人类发展到现代,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对其他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都有了解决和根治的方法,而对旧建筑物拆除所产生的大量的垃圾至今也没有有效的治理方法,用立法的手段限制了大量垃圾的产生,但又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也制约了人类的发展。这样一个人类长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矛盾,摆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面前,这一严重的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历史使命,又摆在了各国科技界的面前。
过去多少年来城市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拆除旧建筑物重新新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城市的发展,是在对城市周边环境的不断破坏和污染,并占去大量耕地代价的情况下发展。这样的城市发展方向,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现代世界人类的发展,将面临两大世界性科技难关:
1、            全世界数以万计的旧建筑物更新改造,即将无法满足现代发展需要的旧建筑,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其更新改造为新建筑,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解决人类住房的困难。
2、            研究将建筑废渣转换成新的、有用的、再生建筑材料的科学技术,让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是各种建筑材料的不断循环再生利用。
中国在全世界首先走出了旧建筑更新改造的第一步。这是由于中国的国情,使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首先解决旧建筑更新改造,即旧建筑物再生循环应用的世界难题,其创新科技,分别获得了美国、中国、英国建筑结构发明专利。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经济还比较落后。城市人口增长快,住房难的问题,同样困饶着各级政府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我国增建了不少楼房。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和对城市发展速度的估计不足,新建楼房大都是低层的。二十世纪50—60年代,建的基本上是2—5层;70年代开始兴建了一批6—9层的。时至今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人口从建国初期的4.5亿增长到14亿多。这几十年来修建的低层楼房已经远远不能适用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了。
以往几十年来,我国发展城市主要靠的是不断向郊区扩大面积,占用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来实现的。有不少城市的面积已比建国初期扩大了好几倍。然而,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迅速减少,已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在这样的形势下,城市要进一步发展,只有是在现有面积的基础上寻求出路。于是,这几年来,城市的发展由扩大面积,占用农田,进入了拆旧建筑物,建新的高层建筑的大拆大建的局面。可事实表明,这种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方向,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发生严重冲突,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大量建筑废弃物的排放,又占去不少农田,有不少城市的郊区,出现了用钱买农田堆放建筑废弃物的现象。
在客观严峻形势的催促下,一种叫做“抗震低层楼房加层结构”的新技术应运而生。这项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在原建筑物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可将原建筑物从2—5层加高到8—14层;8—14层可加高到16—20层;而且加层的重量不压在原建筑物上。因此,不论原建筑的地基是否是岩层还是土层,均可采用。又由于这种技术在新加层结构与旧建筑之间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连接器(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能使新旧结构一体化。解决了新加层结构上重下轻、上刚下柔,给加层结构留下严重隐患(尤其是7度地震设防以上的地区和城市),增强了加层整体结构稳定性。
这项技术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以动平衡为边界条件,建立了动态反应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和“建筑物消震装置”两项已经获中国发明专利权的专利技术。因此能大大提高加层后受力不均,从而造成的新旧结构摆动(震动)不一致的问题,同加层结构留下严重隐患的常规静力加载加层结构相比,在结构性能和力学分析上都有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安全可靠加层结构。新技术的经济指标是:比拆除旧楼重新修建要节省投资30—60%,提前工期一倍以上(注:现行常规设计规范的技术条件,根本就不能用于旧楼的加层改造,否则将留下严重隐患)。
人类在进入城市化发展建设中,建筑废渣不断地产生,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过去对建筑废渣的处理,除了填埋,就是运到城市周边堆放。由此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由来以久。这在过去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后果并不严重,而人类发展到现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后果就十分严重了。大量建筑废渣的产生,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经在全世界几乎所有城市发生并严重恶性循环着。因而,研究将建筑废渣变废为宝循环再生的科技攻关,如同旧建筑更新改造一样,是今后人类发展必需解决的攻关科学。在中国的科技人员,也同样提出了“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保护环境造福子孙”的科技攻关项目,并已经进入了反复试验阶段,其成果是十分喜人的。待不久的将来这一科研成果的向全国、全世界推广之时,建筑垃圾将不再是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而是转变为为人类不断发展提供大量循环再生建筑材料的物质了。
从城市中旧建筑更新改造创新技术诞生以来,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旧建筑更新改造中已经取得了十分成功的经验,将已经使用了30—50年以上的低矮的旧建筑,从2—5层楼,翻新加高到8—11层,其投资比拆除重建节省30%——60%,工期提前50%,更新改造旧建筑,如同新建一样,并满足了现代居住和办公的需要。目前,这项利国利民,节省投资,保护环境,保护耕地,节约能源的高新科技,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分别新闻和走进科学专题报道宣传推广,北京市政府将其列为“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建设部给予“技术与产品创新奖”荣誉证书。这项创新科技可望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做出十分有益的贡献,同时也为人类今后永久的发展,提供一条城市良性循环发展的建设道路,即:从新建设——更新改造——旧建筑材料再生循环应用——再新建设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的道路。
将中国城市旧建筑更新改造和建筑废渣再生应用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世界各国,不但将大大节省建设投资,有利于更快更好的发展经济,更能有效的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园的生态环境,这项创新科技的发展,一定能在本世纪之内,展现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功德——保护地球家园,造福人类子孙后代!
创新科技的有关资料可来函索取,或在互联网上点击:建筑专利、泰中抗震、低层楼房加层结构均可获得。http://lujianheng.asiadcp.net http://www.17go5.com.esite/jzzl      北京泰中抗震技术实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木樨园珠江骏景北区10号楼703
邮编:100068
电话:010-86306069   13910866643    
E-_mail:taizhongljh2006@yahoo.com.cn                              联系人:陆建衡


© 中文版权所有: 卡尔加里华人论坛  版本: LB5000MX 2.00